2025年6月6日,WilliamHill体育教学楼3A204内座无虚席,一场主题为“‘研’途不迷航”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会在此热烈展开。本次活动由WilliamHill体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蔡国妹教授主持,特邀2021级考研上岸厦门大学的刘鑫梅和林羽萱同学、上岸广西师范大学的涂燕玲同学,以及上岸北京师范大学的方刚学长担任主讲嘉宾,为在场同学带来了一场诚意满满、干货十足的考研指南。
在分享环节中,学长学姐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的备考秘籍。
刘鑫梅和林羽萱同学详细介绍了基础阶段、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的学习重点与时间安排,强调要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,避免“偏科”。基础阶段需扎实掌握专业课核心书目,强化阶段要结合真题查缺补漏,冲刺阶段则注重模拟训练与高频考点复盘。 “理解性背诵比死记硬背更有效”,不仅要吃透教材,更要学会知识对比、串联和总结,同时补充拓展书目以应对潜在考点。最后她们提醒大家,择校需综合考量个人兴趣、就业前景、院校报录比等因素,避免盲目跟风。

涂燕玲同学从调剂角度为考研之路“兜底”,她梳理了调剂全流程,从国家线公布、信息搜集到复试准备,强调“调剂是一场信息战”,需及时关注动态、主动咨询,并保持心态平稳;面试阶段要大方展示自己的才能,发挥长处和优势,把握机会和主动权。

方刚学长在分享学习理念时强调:真正的热爱往往始于兴趣的萌芽,保持求知热情是成长的关键动力;学习的首要突破在于清醒认识并勇于打破自身的局限,践行“思考+行动力”模式,将求知足迹从寝室延伸到书香四溢的图书馆;优秀的学习者既要保持对师长的敬重、对课堂的珍视,更要对知识本身怀有虔诚的敬畏之心。他还特别提到考研不仅是知识的比拼,更是心态的较量,备考过程中焦虑与疲惫在所难免。他分享了自己的减压小妙招:学累了就去跑步或者听音乐,适当放松才能高效续航。最后他呼吁同学们“多读书、做自已热爱的事”,在努力追求学术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。

整场分享会既有备考策略,又有细节指导,更凝聚着学长学姐们对学弟学妹们的真挚祝福。互动环节中,同学们踊跃提问并得到几位主讲同学的一一解答,现场氛围热烈。

这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会,不仅是一场经验的传递,更是一次梦想的接力。相信同学们在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中,对考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。
考研之路,道阻且长;行则将至,做则必成。 愿每一位怀揣梦想的人文学子,都能从这场分享会中汲取力量,在未来的研途上披荆斩棘,终抵彼岸!